众所周知,美国早期华人绝大多数都应该是中产阶级以上的身份,但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过去的年轻华人,他们也能步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吗?
这些年,中产阶级这个词儿,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并成为普通百姓向往的生活目标。但是我们不大清楚什么是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多少才算是中产阶级?谁也说不清楚,即便是社会经济学者,也很难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国情不同对于中产阶级定义也有所不同,因而对中产阶级标准的认定也就不尽一致了。
美国对于中产阶级是怎样界定的呢?据美国人口局2009年数据,美国具体的家庭年收入层次是:最低10%的为$12,000,最低的20%为$20,000,50%的人口为$50,000,最高的20%为$100,000,最高10%为$138,000,最高的5%为$180,000。故年收入5万美元为中产阶级。按美国家庭平均人数的平均收入中值计算,高于平均人口的家庭,总收入需超过5万美元。比如一个4人家庭的总收入需要达到7.69美元才能达到中产行列。
那么中国留美学生学成就业的年收入是多少,是否步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能否过上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出出国留学专家称,以学工科和学律师等一类热门专业的人员来说,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就业,头一两年,年薪一般不少于6万美元,最少也得4—5万美金。多的可达8万美元以上。多过些时候,有了二至三年实践经验,通过所在公司认定业绩加薪或经过再就业,年薪都能到达8—10万美元,年薪最少也不会少于6—8万。学文科或理工科等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年薪相对略低。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当时他们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月工资一般为500—700元,有的甚至更少,除去生活开支,所剩无几,算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可谓两手空空去到美国。他们在美国最初的那几年,既要完成学业,还要为生计奔波,打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他们的艰苦辛酸,说起来令现今在美国以留学为名而享受安乐的官二代富二代认定为谣言,就像现在说人民公社、公共食堂饿死人被认为造谣生事一样。
好在先苦后甜,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原本就是北大、清华等国内许多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经过艰苦奋斗,渡过难关,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然后就业,这些人在美国的年收入均在10—15万美元左右,有的已达到15万美元以上。很少有人失业的。自不待言,他们是已经进入了美国中产阶级的行列。而另一些80后去美国的留学生,也毫无疑问地已经或即将跨入这个并非望尘莫及的人群禁区。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社会群体,作为社会群体,就会形形色色,其中必然会有人不会,甚至永远也不会进入中产这个阶层。即便有这样不争气的人,也肯定只能是极个别,因为就整个中国留学生人群来看,他们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中国人。
就这样,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用他们的智慧、本领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较高年收入闯开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大门,从而步入了这个阶层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