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科状元李泰伯遭美国11名校拒录的新闻让“高考状元”这一中国特色名词在网民中引发热议。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状元“虚热”的背后,也体现着教育的“虚热”。夏学銮认为,对“高考状元”的痴迷一方面反映了商业社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方面也反映了素质教育工作本身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迷津,只有素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乐趣与对知识的诚挚向往,新的教育价值判断标准也将油然而生。
高考状元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宠儿”。相比于古代“寒窗苦读十年,一朝金榜题名”的科举状元,高考状元的荣耀与光辉毫不逊色。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然而,中国恢复34年的高考制度已有逐渐变成现代“科举制度”的趋势。近日国内高考“状元”受到各界关注并炒作,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状元情结”上的利益链
中国的状元情结,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状元及第,天子门生,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少则入朝拜相,更甚者成为王侯将相之乘龙快婿。这种中得头筹带来的“好运”同样也体现在了现代高考制度下的状元们身上,作为一个成功者的符号,高考状元热方兴未艾。
2007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陈默,一个月就获得各方奖励68万元;2009年,四川省巴中中学董伟夺得理科状元,当地政府重奖学校100万元,加上清华为争夺董伟付出的奖学金和学费全免,以及有地产商给予的数万元奖励,围绕董伟产生的经济效应高达110多万元。
除了考生本人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和物质奖励,由高考制度本身所带来的一系列市场反应更是让状元与推动GDP也扯上了关系。
这时,“孕育”过状元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喜上眉梢,不但挂出大红喜报,有的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告诉公众,状元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各类网站热捧状元,把他们请去做嘉宾,谈学习方法、兴趣爱好,“揭秘”其成长史;商家们也趁机将状元们拉去做广告、做代言;市面上大量打着“高考状元”名号的书籍热销,比如《高考状元牢骚书》、《高考状元阅读书系》、《高考状元演讲录》等,全国各地上演着一场场热闹的“状元秀”。就连本应置身事外的高校,也由于担心影响在教育界的“面子”和“位子”,加入了“状元”炒作的队伍。一位清华的招生老师则称,只要媒体还在报道状元,这个“面子”就无法不争。
每年的高考分数公布之后,拉状元成了各高校招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省高考状元总会不停地接到来自各个大学招生老师的邀请电话。其中,清华、北大的抢状元竞争尤为激烈。每年新生录取工作结束后,两校招收的状元人数都会被拿来比较一番,以显示某校更受高分考生青睐。
这些炒作固然有传统“科举情结”在其中,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驱动。很明显,一个中学培养一名“状元”,学校地位马上得以改变,“择校费”水涨船高,各方的青睐和资源倾斜同时相应而来。学校所在的地方教育部门、政府官员也因此贴了一层金,增加了政绩砝码。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动辄几万元的择校费则会给学校带来大量收入,而一所好学校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还不止于此,周边学区房的价格经常是随着学校声誉一起上涨。通常,一个“有名”的学校将会推动周边大范围的经济增长,这无论是学校还是当地政府都是乐见的。
而媒体炒状元,无非迎合了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四处求“经”的心理,利用了公众对择校问题的高度关注,但是客观上却炒肥了商家,炒高了择校费,还炒坏了办学秩序。
迷失:“分数”与“能力”
然而,2009年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称,“调查表明,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
关于高考状元热,引发的讨论还有人大附中的理科状元李泰伯,他申请了11所美国顶尖大学都被拒绝。对此,用北京学美留学公司执行长张恒瑞的话来说:“对美国名校来说,他们更看重学生内心世界里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美国学校会看学生是否真心投入某件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参加。美国名校对看得出人工操作的痕迹者,都不会录取。”
一名专业留学机构工作人员表示:“美国大学更关心的是,你能为我们这所大学带来什么。他们追求个体的多样性:文化、意识领域、社会形态等。他们希望自己的大学是一个各种文化相融合的小世界。比如说,你的学习成绩并不起眼,但这所大学缺少来自非洲的学生,而你恰好来自非洲,那么这一条足以成为你录取天平上的一个有力砝码。再比如说,你来自社会主义国家,而这所大学恰巧缺少来自这个制度的学生,那么你在文书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你的影响无疑会让招生委员会的老师眼前一亮。”
去年被9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的长沙市一中马天之,被录取理由很简单:他是赴汶川救灾中最年轻的湖南志愿者。汶川救灾这一经历,打动了迈阿密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9所美国名校的招生委员会。其中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迈阿密大学分别授予他64000美元和16000美元高额奖学金。在美国数千所大学中,迈阿密大学是美国顶级名校,去年全球共有23000多名学生申请,仅录取2000名左右。
从这一点,我们感受到那些世界一流大学对青年的能力与独立思想以及对人类的爱的精神的重视。
美国《侨报》副总编辑乔磊曾指出,在中国,“高考状元”一直是香饽饽,而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并不特别重视。如果说美国全国性的SAT考试类似中国高考的话,SAT能考满分就应当可以叫做“状元”了。根据有关数据,美国61%SAT满分的学生被哈佛大学拒绝,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名校。
而以中国当前的教育评估模式论,所培养的“状元”大多是死记硬背的典型,与成功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同时,以考教科书作为对人的能力的评价标准,本来就是社会对教育认知的一大误区。
中国大学对于高分状元的追求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缩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近日发布《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该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报告指出,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在就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但是,外语和计算机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学生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学习外语与计算机,且以考取资格证书为目标,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水平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状元热”背后的忧虑
2000年,北大第一次出现了状元墙。从这一年起,在著名的三角地,北大每年录取的高考状元的照片都贴满橱窗,供全校师生“瞻仰”。
高校对高考状元和高分考生的争夺也日益白热化。能否招到“高考状元”、其数量多少,成为衡量国内大学是不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清华对高考状元的新生奖励还只有5000元,很快涨到了2万元。2008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4万,2009年清华爆出最高奖学金可达8万。北大也不示弱,2008年将奖学金从2万提到5万元,而据媒体披露,2009年,高考状元报考北大实际所获的奖学金可达10万。
这种热捧状元会给社会带来什么,让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过早体会到名利的诱惑?让其他的父母追求分数带来的荣耀而扼杀一个青少年其它的优秀才能?
事实上,在学校里尖子生的心理隐患更甚,比如嫉妒、报复、亲情淡漠等更为严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一味炒作高考状元对这些尚在成长中的学生很不利。“整个社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承担了太多的期望。进入大学后,稍有不如意也很容易让他们形成心理落差。”
高校这样代表严谨、求实作风的知识殿堂,作为应试教育指挥棒的目的地,却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招收学生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离一流大学还有太远的距离。
状元“虚热”的背后,也体现着教育的“虚热”。夏学銮认为,对“高考状元”的痴迷一方面反映了商业社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方面也反映了素质教育工作本身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迷津,只有素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乐趣与对知识的诚挚向往,新的教育价值判断标准也将油然而生。
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但应试教育和分数至上还是许多中小学发展的“硬道理”。有些学生有某方面特长,综合素质好,但考分不高,他们便很难得到老师的欣赏。状元的诞生或许有偶然性,但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高出一两分,便有了“标杆”意义,有了受崇敬的价值。
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类人才的多少才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根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事与愿违的结果,中国每年的状元如此之多,中国的顶尖人才却不多,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堪称世界一流,却培养了大多数只会考试却缺乏创造力和激情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