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政策学科对当代转型中国有哪些影响
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在250 个参与了美国公共管理与政策院系协会的2003年调查的院系中,有26,000名在校MPA 学生(总数超过30,000),年毕业数近半,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有2,500名在校博士生,
综上所述,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 (public 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 (practice) 。同样的道理,美国社会近百年来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他们注重实践的工程和管理教育,以及从事这些教育的星罗棋布的大规模的公立大学。
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有过一个美国六十多所授予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的院系的公共管理课程覆盖统计。在通读所有的课程表之后,选出了十七所有代表性的院系作进一步分析,以便了解他们课程的重点在什么地方。这些学校有的是传统名校,有的是大型公立大学,有的是公立大学中的分校,但在美国公共管理学界都是可圈可点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校,有相当的历史和研究力量,对地方公共管理培养人才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
研究人员将他们所有的课程名称和简介汇集起来,共有近千门课,在作了编码、输入计算机做频率分布分析后发现,公共管理学科最重要的课程包括公共管理的理论、操作、组织行为和领导力培养(85门课,平均每个院系有5门),政治法律制度介绍(55,平均3门),地方政府和经济发展 (51,平均3 门),三类课可归纳为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基础课,加起来有 191 门,算重头课。与公共政策相关的课也很多(173门),包括一般政策和政策专题,其余依次有预算与财政(103),研究方法(97),经济分析(74),健康与人力资源服务(72),公共住房(72),安全和外交事务(57),劳动关系(50), 发展管理 (50),计算机信息系统 (40), 政治与媒体(40),理论与历史(34)。 其余就是各个专题的课程, 基本对应当时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部门所有的功能。有些院系很大,课程很杂,如哈佛的肯尼迪学院,一个学院就有170 多门课。
当然,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更多的深层次问题,但这个简单的分析基本描绘出了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轮廓。总数到34门以前的属大家认可的公共课程,也可被认为是核心课程,其余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根据所在地的需要、生源和就业机会等开设。所以说,公共管理院系为政府工作培养人才,才艺多样,但拥有共同的核心。传统院系讲究学科边界,而公共管理学科讲究学科核心。强大的核心知识,将不同学科的成就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可操作的知识场群。所以说,公共管理院系是否成功,不在于他是否课程杂,而在于它这些课程是否凝聚在共有的知识核心周围,服务于共有的核心理念。
五、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在美国的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除了为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之外,比较凸显的贡献有:(1)公共管理诞生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提倡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科学化, 反对腐败,注重工作效益。美国的国家管理正是如此走上现代化管理道路的。(2)公共管理帮助科学设计了政府职能、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强调工作效率和责权相配原则,用科学管理的理论设计白宫总统办公室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帮助地方政府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的市政议会-经理人的结构转型就是典型的例证。(3)公共管理借鉴现代人文思想和人力资源理论,丰富和充实了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民主参与、公民意识、员工激励、组织行为和领导功能等等,都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座右铭。(4)用科学的理念、数据收集和分析、决策研究等先进的方法推动了公共事业的发展,支持了公共决策和政府业绩评估。(5)丰富了现代法规法制体系及其执行力度。(6)建立了地方政府工作标杆,打造了新型地方治理文化,推动了现代化市镇管理的进步。(7)为推动政府创新改革不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政府工作反思,近来的重塑政府改革、业绩评估改革、分权改革、网络治理、公私部门协作等就是这方面的尝试。
当然,过去百年的历程,也暴露出这一学科许多还需继续改进的地方。如: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各流派涌入,有相当长的时期陷于追寻学科核心的混乱之中,人多、热闹,但却不知自己是什么,原因也是学科在社会需要时发展太快,从各个学科网罗人才,而新进的人才还在依恋往日的情怀,对这一新学科的认同感不强、对其挑战性和社会意义认识不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和学习才入行。 还有,公共管理学科在制定学科使命的时候,强调了操作和执行效率,而忽略了宏观发展方向,只重术,忽略了道;对行政部门的关注有余,对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工作关注不足。学科中不少优秀的学者,精力集中在政策细节上,而忽略了政策的宏观方向和制度因素,在近年来一些大的改革浪潮中没有象它在历史上那样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只是跟在后面修修补补。再者,由于学科大量从外部引进人才,忽略了自身研究力量的培养,研究方法在使用上系统性不强。加上学科偏重实践,基础研究工作滞后,是学科深入发展和继续强盛的内伤。还有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领导人在强调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资源优势的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这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民众有很强的反政府的政治文化,不愿意公共管理力量过大;另一方面,这也与公共管理学科领导人的认识有关。公共管理的基本口号是,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最好的事,但在现代高科技、高复杂度、大规模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条件下,高资源和高影响力也是成功的公共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效果,而不仅仅是效率,应该同为公共管理训练的重要考量。
中国的公共管理在近年来大踏步发展,在学科建设上做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实践方面,中国的公共管理也可以作一个大概的分期。从1949 至1978年, 可以叫做探索时期,领导集体在不断寻求现代治理的方法和模式;从1978年至 1996年, 初始的改革,农村开放搞活,解决吃饭问题。1996年后,中国才认真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改造,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在社会转型、产业升级、制度变迁的过程开始显现出来。人们对“公共管理” 这个学科的认识,也经历了从理解为是后勤服务到认为是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与公共治理这样一个过程。 这一轨迹,显示了中国公共管理从传统意识走向现代意识的过程,它发展迅速,而且加速度很强,需要理论工作者认真思考和规划,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从美国的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来看,中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不应忽略如下几个原则:
(1) 通过科研思辨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立牢固和坚实的学科知识核心和学科认同感,并建设认同这些核心知识的学术工作团队,发扬和推广这一核心。
(2)树立雄心壮志、远大目标,为中国现代化改革培养中坚力量。公共管理的目标就是甄别、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达到高层次的现代治理。美国的公共管理注重官僚技术人员的培养,忽略了宏观理论的训练,使毕业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古立克在他98岁时回顾一个世纪来美国公共管理的发展轨迹时也提到公共管理的学科训练,在科学与艺术和管理与政治之间的平衡做得不够。
(3) 公共管理学科也需要维护和发扬光大自己的“公共服务”、“注重实践”和追求科学和专业知识的传统精神。这就需要追求学习和研究方法的完美。
(4)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对地方管理和发展的贡献很大,在许多地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地方的财政官员、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都是公共管理院校的毕业生。事实上,美国高等院校对地方发展的影响力不仅仅表现在公共管理学科,许多过去的“土地配置大学”(Land Grant University),在设计思想上就是为地方服务的。美国著名的西北大学,建校时是为当地的锅炉厂服务的;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英特尔公司在本州近万人的科研生产线培养的高技术人才,包括科研攻
来源:天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