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民以食为天”。美国人吃得如何,他们是否解决了吃的问题?据我所知,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美国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农产品极为丰富。人口普查局1988年7月19日宣布,美国的农业人口1950年占15%,8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2.5%,90年代以来农业人口继续下降,目前仅占全国人口的2%;平均每个劳动力供养76人,且有1/3的农产品出口,每年出口的大豆、稻米、小麦、棉花占世界市场的50%强,并提供世界市场上30%的饲料粮。
有时国内亲友问:这种菜美国有吗,那种菜美国有吗?我总是说都有都有。美国农副产品货源充足,鸡鸭鱼肉一应俱全,蔬菜水果更是四季不断,人们感叹在美国果蔬市场分不清春夏秋冬,而且价格低廉,鸡腿每磅不过七八十美分,猪肉稍贵也仅一美元多,牛肉二三美元一磅,鱼鲜一美元多至七八美元不等,牛奶、鸡蛋更是贱得惊人,一桶鲜奶(3.78升)两美元左右,一盒蛋(一打)八九十美分;蔬菜有平有贵,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白菜均为几十美分一磅,空心菜、茄子等老美不爱吃的东方菜则要一美元多一磅。美国人的饮食粗而简单,爱烤、炸、蔬菜多拌色拉生吃,真是复杂的厨房(通常厨房设备有四个灶口的电灶或气灶,冰箱、烤箱、处理台、洗碗槽、壁橱等随房屋配套)只做简单的菜,而中国简单的厨房却要做复杂的菜。美国人不大相信补品,但爱喝牛奶、果汁,不吃野生动物,猫狗更属宠物。留学生笑说幸好美国人不吃,否则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追捕,野生动物早绝迹了。美国人用于购买食物的开支仅占个人收入的16.6%,其他发达国家约占20%,所以说在美国吃饱肚子是极容易的事。
穿
关于穿,没到美国之前以为个个西装革履,皮鞋锃亮,因此,我也曾把自己认真包装一番。可到了美国,发现他们穿着很随便,夏天T恤、短裤,冬天加件夹克、大衣类;当然说随便仅仅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他们在正式场合十分考究,政府机关和很多公司对职员着装要求很严格。如华盛顿的白领阶层夏天必须把白衬衣塞在西裤内,并打领带,冬天在西装外穿件大衣或风衣,重要集会几乎全为西服,晚会则穿西服或燕尾服。我在麦迪逊听过一次卡特总统作报告,全场数千人全为西装革履。
男士西装不必太多,但衬衣、领带则是多多益善,因为每天早晨洗澡后必换衬衣、领带,没有足够数量备用是不行的。美国也是女性服装比男士的更求多样美观,尤其在社交场合都有着精致的各式礼服,甚至连什么服装穿什么鞋配什么首饰也很考究。首饰十分注重做工而不在于是否纯金纯银,认为服饰的意义在于艺术而并非显示金钱。美国人不为衣着发愁,妇女每年花在衣着上的消费平均为396元,仅是一般职工年薪的1.5%。1993年美国人买衣服的钱在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仅占5.4%。当然,如果追求时髦则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望其项背的,如乔治。阿尔玛尼设计的服装中最便宜的男西装要1700美元一套,最贵的妇女夜礼服要价22000美元;但季节性削价服装就能满足大众的着装需求,如一条几十美元的牛仔裤削价时几美元也能买到。
住
人们说吃在中国住在美国,意思是指美国人住得宽敞舒适,实际情况怎么样呢?美国人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收入选择住房,有租公寓房、租私人房和购房几种。
公寓房的条件不尽相同,但不论一室一厅或多室一厅都有成套设备,住户多为一般职工或退休老人。私人出租房也方便省事。留学生初到美国都是租房居住。驱车于绿树成荫的郊区可以看到一幢幢小洋楼,前面临道,后面庭院,多为两层,结构千姿百态,这是中产阶级住宅区,售价每幢十几万至几十万美元不等。富人家则更是单家独院,前后草坪花园,备游泳池、网球场、顾管家、仆人。穷人住哪里?美国有句笑话:寻富人到郊区,找穷人到城里。在芝加哥我见过墨西哥人、黑人的一些住宅区,多为排式建筑群,住宅拥挤,残垣断壁,年久失修,垃圾满地,目不忍睹。
美国人花钱的最大项目是什么?是购房。房屋是一般人生活资料中占最大份额的一项,也是美国人最重要而体己的投资项目。就普通家庭而言,资产的54%来自房屋,租用财产和其他房地产股份。购房可以得到许多优惠,只要有正式工作,可以向银行贷款,交够头期款(一般是房价的1/5),以后分15年或30年还清,向银行贷款购房者可以减免一定税收。所以,许多美国人终其一生最实实在在的投资就是用分期贷款的方式在他们的中青年时代付清一幢房子的钱。如果是租房居住,那么房租占普通人收入的1/4或1/3,所以,不论租房、买房,生活花费的最大项目是住。
美国人的行真是方便。
美国是交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有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空中、地面、地下交通网络。拥有8大航空公司和几十家地方小航空公司,1300多个城市有机场。各公司票价不尽相同,随旅游淡旺季浮动,票价便宜,如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才300多美元,仅为中等月收入的1/10。在美国住久了感到美国很小,其实它跟中国大小差不多,只因其发达的航空事业而显得小罢了。铁路交通曾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小车的普及而逐渐被冷落,更短途则乐意乘地铁。美国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92%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人们更钟情于小车,全国共有1.2亿辆,平均两人一部。人们上班、购物、旅游都用小车,有的乾脆全家住在汽车里(俗称流动房),所以人们又说美国是"驮在汽车上的国家"。
看美国人的贫富一是房子二是车子。富有人家买“林肯"、"奔驰" 等高档车,一辆几万至十几万美元不等,中产阶级买"丰田""福特 ",每辆一万多,穷人则开二手车,从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但往往毛病多。这里顺便要提一下的是除了衣食住行外另一笔消费则是玩。美国人爱玩,平时节省但搞运动、到外地旅游却舍得花钱。从一般美国人的衣食住行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是高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美元,比号称第二号发达国家的日本高了一倍。当然,其致富缘由是多方面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免遭两次世界大战,还发了战争财;自1865年南北战争以后国内无战事;充份利用利用欧洲移民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鼓励自由竞争,使工农业生产迅速现代化;实行领土扩张和掠夺政策等等。
当然,美国也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问题甚至痼疾。如贫富悬殊,穷人队伍越来越大,1992年是3900万,每年以几十万的速度增加。美国1995年统计,一个穷苦的4口之家收入仅10923美元,富裕人家则为 65536元,富翁则高达百万、千万美元,占美国1%的富人拥有40%的财富,在世界18个工业化国家中,贫富差距美国最大,就在首都华盛顿,仍然存在贫富"两个城市"。我曾在纽约、芝加哥、麦迪逊眼见流落街头翻垃圾箱或伸手乞讨者。纽约的曼哈顿更是泾渭分明:富翁的豪华住宅区派克大道和贫民区哈莱姆仅一街之隔,人们称109 街为38线;一边是造型别致的洋楼,绿草铺地,古树参天,戒备森严,不仅警卫巡逻,还设对讲机、电视监控;另一边则门窗残破,到处涂鸦,垃圾成堆。贫富悬殊又和种族歧视紧紧相连,1993年贫穷率黑人最高,占33.1%,白人最低,仅占12.2%;1997年统计,黑人的贫穷率仍然接近于白人的3倍。
伴随贫穷的是暴力事件,由于枪枝泛滥,暴力案迭传,美国的枪杀案久居世界第一。暴力事件往往带种族歧视色彩。1996年因仇恨犯罪8759件,79%出于种族动机。而且暴力犯罪年龄日趋下降,1997 年肯塔基高中一名14岁男孩在学校枪杀同学3人伤6人更震惊全国。据统计,全美22秒钟就有1人遭暴力侵害,所以50%的美国人不愿夜间外出。
由于紧张,忧虑,不满现状,精神空虚,自杀、吸毒已成一大社会问题,1997年圣地亚哥39人因精神空虚集体自杀,每年个体自杀者高达3200多人,几乎和车祸丧生者不相上下。二战后城市贫民成为毒品主要吸食者,现在有向中上阶层发展的趋势。美国法律法律虽禁止卖淫,但各大城市都有红灯区,纽约的曼哈顿42街更是闻名全球。我赴该市旅游时就见"企街女郎"(妓女)在街上揽客。
总之,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富于融合性,人民勤奋而富于探索,文化水平高、有教养、懂得自爱也乐于助人,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工农业,因之物质生活丰富。但也有贫富悬殊、失业、暴力、吸毒、色情等社会痼疾。它毕竟也是我们星球上的一个国家,有两亿多人口在那儿劳动、生活、生儿育女,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