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来到世界着名学府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每年都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到此深造,它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留学的“圣地”。能够在这样的世界顶尖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确是我一生的幸事。
2009年11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公布了,三位世界级科学大家获此殊荣,其中一位就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教授杰克。喜讯传来,校园却如平常般冷静,工作和生活节奏一如往常,只是在校园网的公告栏里发布了一则短消息,告知将为杰克教授举行一次简单的庆贺会,欢迎大家参加。庆贺会定在中午,地点是医学院的一间小会议室,来到现场的有三四十人,参加者不设门槛,自由出席,无论是教授、工作人员,还是博士后和学生,都可以按先来后到顺序就坐。会议程序也很简单,先是医学院院长几分钟的讲话,祝贺杰克教授获奖,然后是杰克教授发表感言。接下来就是大家自由交流并共进午餐。所谓午餐也就是食堂提供的常规西餐,如匹萨、面包、蔬菜沙拉等。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与世界级科学大家零距离地接触和交流,其感受既独特也令人兴奋。
我的合作导师是一个持有绿卡的中国人,曾先后在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和美国Tufts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说来惭愧,他只比我大3周。虽然当年我们参加的是同一年的全国高考,但他已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我非常佩服他的学识和严谨勤奋的精神,也十分配合他的工作。他是个对科研拥有真正兴趣的人,每当实验获得一点新的进展,总会像孩子般地兴奋。他告诉我,他对科研的兴趣和严谨的态度来自于博士阶段的科研训练,当初的博士论文竟然改了17稿!他很享受科研带来的快乐,因此也非常投入,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他曾经对我说,如果有问题在凌晨1点前可以随时给他电话。事实上我很难做到,一是我自己坚持不了这么久,二是害怕影响他的休息。去年暑假,他携全家回上海探亲。由于波士顿和上海两地有12小时的时差,我得以在我的上班时间给他电话汇报工作情况,而他则不厌其烦地在上海的凌晨与我探讨问题。看来,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所在的大实验室有20多名工作人员,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和南美洲。他们工作勤奋,相互帮助,并享受着各自的生活。但时间久了,我发现他们都拥有比较独特的特质,那就是“爱管闲事”。印象最深的是位来自印度的女博后,黝黑的皮肤,长长的辫子,外加一个小小的鼻钉,典型的印度女士形象。刚到实验室的时候,每做一次实验,只要她在场,总会给我提很多要求和规则,比如实验常规流程如何,生物垃圾应该如何处置,器具应该如何摆放等等。起初我还以为她是实验室里专管科研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人。后来才明白她也只是一个博士后,不过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而已。当然,在这种“管闲事”的同时,她也常笑眯眯地问我:需要我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