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多的美国大学热门专业,很多人都会迷失方向,不知从哪里入手来申请这些热门专业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对于计划申请美国研究生读金融专业的人来说,可以参考下面的信息来申请美国大学热门专业中的金融专业。
一、出国的目的
不能否认大多数人出国读研都是随大流,但是每个人还是应该清楚自己出国的原因和目的,因为这个目标和原因将会决定你最后能否走完申请这条路。我认识的三个女生朋友,在大二的时候都和我一样有着毕业以后出国读研的想法(她们各自的目标分别是HK,UK,Germany),但是最后只有我一个人走了下来,她们三个都考了雅思或者是托福,但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放弃了。导致这样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们不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出去,于是在大四的时候又“随大流”地跑去找工作了。
出国的原因并不需要很specific,可以非常抽象,你完全可以为了“出去见世面”而出国,但是这种“世面”必须是你非见不可的,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支撑到最后。如果这个“世面”可见可不见,那还是别浪费那么多银子出去了,因为即使出去了你也会后悔和彷徨的。打个比方,很多深大会计专业的同学毕业之后的梦想都是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你在大四的时候能够拿到四大的offer,那就不需要再为出国而忙碌了,因为即使你出国读了个会计硕士,你还是要在国外想方设法进国外的四大(国外的四大可比国内的难进多了)。讲这个事情是想让大家明确自己出国的目的,不要到头来又后悔。其实我个人是建议工作两三年之后再出国的,人一般只有工作之后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或者不喜欢(不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大学四年走下来很少有人清楚自己以后到底想干什么。
但是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先工作后出国呢?
1、女人的青春真的很有限,结婚和生孩子这两件事情就已经把28岁以后的生活规划好了,年轻的唯一优势就是脑袋灵活和不怕失败,如果现在不出去的话,以后出去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了。
2、很多事情在工作之后就由不得你了。工作意味着独立,当你工作三年之后还舍得花你年迈父母的钱出去读书吗(有工作经验的人一般申请MBA,这个比硕士的学费要贵的多)。
3、工作之后的人会有很多顾虑,他们会在“继续工作” 还是“出去读MBA”这两个选择之间犹豫很久,理由在于他们不知道读完书之后是否能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好的工作。而做为本科毕业生的我,完全不需要有所顾虑,因为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又何来的“失去”呢。
二、中介or DIY
大二的时候经常去听中介在学校举办的一些出国讲座,慢慢的我就被忽悠地有点动心了。于是回家说我想找中介,结果被亲戚给训回来了。他当初的原话是“×××,出国这点破事你都要找中介的话,以后去了美国还怎么混啊!”老实说,我听着很不开心,但是没办法,谁叫他是军师呢,只好乖乖的开始DIY了。
现在回过头再来看军师的这句话,我终于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层含义。申请真的只是出国的第一步,而且是很小很小的一步。出了国门,什么就都要靠自己了:找房子,买家具,搬家,开银行帐户,选医疗保险,考驾照买车,找兼职,每天做菜。除了学习之外,一个人必须应付这么多事情,想一想我都会很害怕。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从小到大都习惯了在家人的保护伞下,连大学都是在家门口上的,唉,不得不感叹,自己实在是太缺乏历练了。去到美国,我肯定会碰很多钉子,已经做好了每周一哭的准备(哭不是因为想家,而是frustration and helpless)。
相信大家可以看的出来,申请和走出国门的难度系数差距是多么的大了。所以我鼓励大家多一点DIY,少一点中介。经历过DIY的艰辛,你会收获更多的。
BTW,如果一定要找中介的话,也一定要记住,钱得花的值!
三、PS和简历
金融硕士专业很少会要求写PS(我申请的八个学校里面,只有两个是要求PS),一般都是给你几个问题,然后根据每个问题写一篇文章。我觉得这种回答问题式文章要比PS好写,因为学校的问题就代表了它所注重的层面,写起来容易把握重点。但同时,因为每个学校的问题都不太一样,导致你得写至少5,6个学校的文章。
我的英文写作不是很好,所以PS的事一推再推,10月份挑了一个我最喜欢的学校才开始动笔。把初稿给一个英文系的朋友看了之后,就被鄙视了,说我写的很差。她把自己平常的一篇习作给我看,叫我琢磨一下结构再写,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PS生活。8个学校的回答问题式文章,这可不是说的好玩的,每个学校都得量身定做。我的文章都是拿给朋友和外教修改的,没找文书制作网站,因为8个不同的学校就是16篇不同的文章,找文书制作网站修改的话要花很多很多银子。
简历很重要,这点我很同意,于是我就把简历拿去shinewrite修改,花了395RMB,修改的结果怎么说呢,值也不值,反正我心里是踏实了。这里再提个小建议,女生可以把漂亮一点的照片排版放进简历,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