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同学本科为民商法专业,GPA仅有2.66,在与出出国的专业咨询老师交流之后,决定申请MPA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鉴于D同学的成长背景,即由于父辈工作的原因从小辗转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出出国的老师将D同学选择攻读MPA的根本动因设计为想要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帮助自己的家乡改变困境、振兴经济。
经过出出国老师的指导,D同学在其提供的素材中,阐述了自己为何打算学习MPA,并且对自己本科阶段所学习的与公共管理相关的课程、志愿者等活动经历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尽管内容具体,但篇幅冗长,一些经历的描述过于细致,甚至掺杂了个别与所申专业不相干的经历。同时,D同学除了硬件条件之外,另一个劣势是缺乏相关的实习经历。但D同学的优势在于,他不仅对于公共管理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且还在西部地区志愿者活动中进行过实践,做出过实际的努力和贡献。于是,出出国的老师通过对素材仔细的研读,决定将D同学投身西部建设的理想作为全文的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其社会责任心、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以达到自身条件与MPA专业相匹配的目的。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首先,对于文章开头的有关为何选择MPA的部分,我们对原素材中较长的文字进行了压缩和提炼,保留其大意,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解释转专业的原因。
2. 融入对GPA成绩低的合理解释。
3.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4. 突出D同学的学术热情。
接下来,对于素材中提供的两次志愿者活动,我们删除了过多的背景描述,用概括性的语言重点突出了D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西安市阳光智残儿童康复中心做志愿者时,发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职工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多孩子的需要,而政府关于这个方面的政策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一定帮助政府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的信念。再如在陕西省蓝田县李后乡小学支教时,主动和同学参与到对校舍修补的工作中,并根据自己所到的一些浅薄的知识,说服乡民在修补的过程中在适当的位置开了几个采光口,以保护孩子的视力。教学过程中还主动为孩子们购买他们未曾见过的地球仪,利用课余时间教孩子们认识26个英文字母、播放英文歌曲,还组织了首届校篮球比赛等。这些虽说是小事,但充分突出了D同学学习MPA的潜质。
针对D同学缺乏相关的实习经历这一点,出出国的老师结合其职业目标及全文主线,设计了D同学于2011年暑期回国后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Western China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oundation)的一次实习。出出国的老师对该基金会进行了充分研究,在文书中介绍了其意义——提供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与政策咨询研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将D同学作为助理实习生的职责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所参与的基金会的两个项目,即“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研究”和“西部产业优化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使这次实习经历显得格外真实,弥补了实践背景欠缺的不足。
经过这样一番包装和整理,D同学的文书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提升竞争力了,目前已有多所学校向D同学发来了offer。(附上:MPA的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写作)